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oa 严寒-丰水区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提升技术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1 严寒-丰水区多极端低温工况,降水量大,城市道路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温缩开裂现象频发,制约了城市道路 运行质量的提升。为研究破损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严寒-丰水工况下行之有效的改造优化方案,文章以阿荣旗东二道 街加铺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加铺沥青罩面层的形式加以提升改造,并给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针对性处置 方案。针对严寒-丰水工况下的多冻融环境,提出以玻纤格栅防治反射裂缝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滚动荷载疲劳试验及防 裂疲劳试验验证玻纤格栅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结果表明:玻纤格栅防反层对阻止和延缓荷载型及温度型反射裂缝具有 实际效果,裂缝产生后,玻纤格栅夹层依旧具有抵抗裂缝扩展的能力。在严寒-丰水工况下,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类型针对性的预处置后,采用玻纤格栅作为防裂材料加铺沥青罩面层,效果可靠,成本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1 5 0 田阊 生物油种类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2 为分析不同生物油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文章采用4种不同的生物油,制备了2%、4%、6%及8%生物 油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开展了温度扫描、多重应力蠕变恢复和低温弯曲蠕变劲度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种类对生物 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作用效果有显著影响;过量生物油的条件下,生物油种类不是影响复合改性沥青蠕变恢复性能的 主要因素;综合高低温流变性能指标,大豆油/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最优,地沟油对提升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 性能最有利。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6 9 0 曹向荣1 ,王海林2 基于GDS试验非饱和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3 为了深入研究非饱和黄土在不同固结应力下应力应变的关系,加强对非饱和黄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指导, 文章对非饱和原状黄土进行GDS三轴试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等手段,针对不同含水量下的非饱和黄土,研究了不同 固结应力对非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的含水量在20%左右时,主应力差—应变曲线存在极限主应 力差;当试样的含水量在22%左右时,主应力差—应变曲线不存在峰值,此时的土体强度约为极限主应力差的1/3。当最小 主应力为定值时,土样含水量增大导致主应力差曲线下降,而且初始含水量越大主应力差越小,对于有效主应力比曲线存 在类似的结论;在初始含水量一定的情况下,主应力差随着围压的减弱而减小,但是有效主应力比随着围压的减小却增大;对 于正常固结土,切线弹性模量不受土固结历史的影响。试验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土的非饱和特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10 13 0 冯志文 钢渣固废料在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4 为了提高钢渣固废料在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利用率,文章通过比重试验、浸水膨胀率试验、压碎值试验及吸水率 试验,测定钢渣固废料的基本工程参数;配制不同钢渣含量的渣土混合料进行击实实验、CBR试验、固结排水试验和常水头 试验,探究不同钢渣含量下渣土混合料的工程特性,分析所设计钢渣路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钢渣含量的增加,渣土混 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CBR 值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内摩擦角和渗透系数呈增大趋势;三种降雨条件下, 两种钢渣含量的渣土混合填料路堤安全系数均大于1。本研究可为钢渣在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14 18 0 王发强1 ,杜海伦2 ,唐洪刚1 ,宋炳强1 ,李 超1 某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结果可靠性验证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5 为解决路基边坡失稳带来的安全隐患,文章以常州某路基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GeoStudio数值模拟计算了边 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并将计算结果同理正岩土7.0软件计算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所得该路 基边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进一步滑坡的可能,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暴雨环境会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增大岩土体 自重,增加滑坡的可能;理正岩土7.0软件计算结果显示,其边坡稳定性系数同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进一步证明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边坡工程案例数值模型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19 22 0 朱家宝1 ,冯思语1 ,郭严伟2 灌入式复合冷补料用于沥青路面坑塘快速修补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6 路面坑槽不仅会降低路面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找修补效果 好的坑槽维修材料及技术对于确保路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传统维修施工工艺复杂、作业时间长、所用材料强度 形成较慢和费用高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大孔隙的基体冷补料,并优选基于水泥基的灌浆材料,形成刚柔复合的新型 冷补材料,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型的冷补材料相比常规冷补料,不仅能够更好地抗车辙、抗低温、 抗开裂,而且此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23 26 0 马明雷 公路隧道入口段彩色路面视觉特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7 隧道入口段极易发生的“黑洞效应”,严重影响驾驶人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铺设彩色路面是目前缓解“黑洞 效应”的一种常用手段。为探究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不同路面颜色条件下的视觉特性,文章选取常用的红色、绿色和黄色 路面与原色沥青路面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实车眼动试验获取驾驶人在不同颜色路面上驾驶时的瞳孔面积变化率和平均注 视时间,对比分析不同路面颜色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原色沥青路面,彩色路面在降低瞳孔面积变化 率和平均注视时间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黄色路面效果最明显,更有利于行车安全。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路面设计 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27 31 0 李佳奇 不同间距并列双矩形柱流场特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8 并列矩形断面在桥梁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不同间距比并列矩形柱的流场特性和气动力特性,文章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 SST湍流模型,进行雷诺数Re=2×103 下不同间距比并列双矩形柱数值计算,得到并列 矩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流场涡量随间距比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间距比L /D ≤2时,并列双矩形柱整体流场和单矩 形柱流场相似;间距比L /D ≥4时,上下部矩形柱流场都类似于单矩形柱流场;间距比L /D=1.5、4、5时,矩形柱的阻力和升 力系数时程曲线具有稳定的周期特性;间距比L /D=1.5、2时,矩形柱尾流中不存在旋涡脱落,间距比L /D=3、4、5时,矩形 柱尾流中存在旋涡脱落;间距比L /D ≥2时,上下部矩形柱平均阻力系数和均方根升力系数基本相同,且平均阻力系数随间 距比增大而减小,均方根升力系数则随间距比增大而增大。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32 35 0 吴 鹏1 ,李 瑞2 ,聂晓冰3 淤泥地层下沉管管节预制干坞基坑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09 针对淤泥地层明挖基坑放坡开挖过程中存在的如坡率要求高、自身稳定差、易滑移等挑战,常规地层加固方法 存在经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困境。文章提出真空预压的工艺方法,以南沙明珠湾跨江通道工程的独立干坞工程为 例,为确保基坑地面进行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对淤泥地层基坑开挖前进行真空覆水联合预压处理,总结出真空预压的工艺 方法。基于现场监测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能,加速软基的排水固结,提高了土体的承载能 力。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36 40 0 何红员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综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0 “双碳”目标推动了各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城市货运配送作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其 “绿色”发展对于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绿色货运配送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以了解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对策,提出可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借鉴的经验,以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 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广提供参考。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41 45 0 柴 丽1,2 ,张宇杰1,2 ,包乌云3 ,云利华1,2 基于再生料的纤维碎石封层施工及综合效益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1 随着道路养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和玄武岩纤维的碎石封层技术逐渐受到关注。文 章系统分析了基于再生料的纤维碎石封层的路用性能、施工工艺及综合效益,并以试验段工程为例,分析其包括底层处理、 沥青纤维同步撒布、碾压与接缝处理等施工关键环节。研究表明:通过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证明了该技术在材料成本 节约与养护频率降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环境效益研究表明,RAP掺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 天然集料消耗与碳排放,为绿色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RAP纤维碎石封层在提高路面黏结性 能、防水性能与耐久性方面表现卓越,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潜力。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48 51 0 刘士全1 ,甄 荣2 ,朱腾宇3 ,罗志宝4 ,关博文2 基于综合改进的 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的方法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2 精准预测驾驶员行车速度是识别驾驶员异常驾驶行为的先决条件,该方法不仅能够为交通运行条件的改进、 道路标识、道路线形等设计提供参考意见,而且可一定程度地提升乘客的安全感与舒适感。文章以某客运公司运营安全监 测系统提供的车辆驾驶数据为基础,摒弃传统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发明一种在自适应学习率调整、附加冲量项和模 拟退火算法进行耦合基础上综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车速预测模型。通过考察某城际客运线路30位客车驾驶员行为,以 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平均相对误差(MRE)作为评价指标,横向对比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改进后BP神 经网络模型以及灰色序列模型预测的车速真实性。研究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车速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 差、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另外两种模型。这种新型车速预测模型能够满足路段行程车速预测的实时性要求,能及时对客运 驾驶员行为作出危险预警判断,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52 57 0 朱凯家1 ,李华腾2 ,王浩然1 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慢行交通冲突影响因素判别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501013 为探究不受信号控制的右转机动车与慢行交通流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文章选取南阳市典型的十字信号 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将冲突区域按照右转机动车的行驶轨迹划分为三部分,引入进入冲突区域之前的平均速度(BCV),并 以后侵入时间(PET)、安全减速度(DST)、交通冲突时间(TTC)为冲突指标,量化交通冲突严重程度;利用k-means聚类方法 将冲突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冲突、一般冲突和严重冲突;将冲突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确定影响冲突严重程度的17个影响 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对因变量与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剔除对冲突严重程度影响较弱的解释变量,构建多元有 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显著性0.05下,右转机动车车型、右转机动车进入冲突区域前的减速度、后侵入时间、头 车、进入冲突区域前的平均速度和非机动车或行人是否闯红灯对交通冲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2025年02月28 00:00 2025年 01期 58 62 0 刘柯柯,冯天军,刘雨松,黄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