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业:国内学术期刊的稿质与刊风
发布人:dongxm 发布时间:2015/11/17 11:11:08  浏览次数:647次
【字体: 字体颜色
      我国科技工作者虽然论文发稿数量在世界排第一,但高质量的论文很少发在国内,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这与国内的考核机制有关,还与部分学人的盲目崇外有关,当然也与“国内期刊本身刊物质量、运作模式及传播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见2015月9月2日《中国科学报》)
  这都不错。但笔者以为,国内期刊本身质量之所以不高,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局外人所不知道的问题。 先看这样一个事例:某学者给某家科技期刊投稿,编辑部初审后认为可用,但需要修改。其中一条意见是,学者引用的参考文献至少须达到10篇。但为什么必须10篇?这里有什么讲究吗?据说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那篇著名的相对论质能公式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仅为1篇。这要是放在今天国内的某些刊物上,是不是连发表的资格都没有了?于是学者致电编辑部:“我写作时并没有参考到那么多的文献,非要凑到这个数字吗?”这一问可把编辑先生得罪了,于是立即给这位学者退了稿。退稿总要有个说法,这家刊物的编辑部主任理由竟是:“再次拜读您的文章及您的邮件,如文中大量的结论以‘笔者认为’等形式出现;邮件中提到‘写着写着,发现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才写成了系列文章’。
  主观讨论的成分比较多,因本刊为纯科技期刊,要求有计划性,且结论客观、真实,因此本文与本刊的刊登范围有一定出入。”学者接到这封电子邮件后,当然很生气,当即回复说:“此文不用没有关系,但有些话要说,文中结论并没有‘笔者认为’,只在文中讨论问题有一处是这样写的,何来‘大量’一说?再说,这也是依据实验结果得出来的合理解释,难道作者不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吗,否则,就成了‘主观讨论成分’?又怎见得结论就不客观真实?
  至于‘写着写着’……在私人邮件里,这样的表述有什么不正常呢?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清理思路的过程,很多问题可能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但写作过程中逐渐思考成熟,这样的事例在科学研究中还少见吗?”这位学者最后指出:“综上所述,我觉得贵刊初审时压根就没有看明白我的文章,就轻易给人戴上了‘不客观、不真实’的帽子。这样做是很武断的,也是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极大的不尊重。”其实,这位学者还有两点意见没好意思说出:一是编辑部硬要作者补充文中并未引用过的文献,甚至还要求文献是自己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以提高自己刊物的引用率,如果作者有异议就退稿,实际上是在逼人造假;二是评论一篇论文的质量好坏,是审稿专家的事情,作为一个科技期刊的编辑,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资质对人家的论文优劣说三道四。这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做法实际上是大大越位、越权了。
  有的期刊不仅越位、越权,而且越到对投稿者狂悖无礼的地步,特别是一些自恃是EI收录的刊物。一次,某学者给一家矿业学院学报投稿。这家刊物对来稿首先要看对方依托的是什么等级的基金,如果不是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就进不了人家的法眼。好在这位学者的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完成的,这一关算是过了。孰料最后仍遭退稿,给出的理由竟是:“我们从网上查询到您的文章存在下载频次、被引频次较低的情况,对本刊影响因子贡献不大,(因此)请另投其他刊物发表。”难道一篇论文的科学意义不是由审稿专家说了算,而是编辑部凭着什么引用频率、下载频率就可论定的吗?科技期刊到底以人(科技工作者)为本,还是以它们自己为本?   笔者本人也曾在国外影响因子很高的科技期刊上发过论文。这些刊物看稿件是看论文有无科学意义或潜在的应用价值,从来就没有干过查“祖宗三代”这样对人不尊重的事情,更没有考虑过文章对刊物影响因子贡献大不大的问题。这些刊物的影响因子不是仍然很高吗?事实上,一篇论文发表到被引用、下载,总要经历一段时间,在短短的一年半载时间内没有被引用、下载,刊物就那么急不可耐?而一个不以科学价值论稿,以学者为本、科研为本的科技期刊,还能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因子?
  上述荒唐的退稿“理由”居然当面写给投稿者,可见这家刊物对待投稿者是何等居高临下、专横霸气,俨然一副行政衙门的做派。 更恶劣的是,个别刊物编辑还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自毁刊誉。他们一方面请专家审稿,但另一方面竟然又将对论文稿件持否定意见的审稿专家名字透露给论文的作者。审稿专家很快就接到了作者气冲冲打来的质问电话,结果,给审稿专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以至在当年就影响到审稿专家本身的科研工作,如基金项目申请等等。我本人就遭遇过这种事情。 综上所述,国内科技期刊之所以没有好的论文稿源,除了一些考核体制的问题外,某些期刊自身的刊风是不是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呢?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